10月23日,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部地质钻探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永明地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0年探矿工程科技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5个省市44个单位共计210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论坛紧紧围绕境外地质调查工作、非常规能源、南极冰下基岩钻探、海洋钻探、智能钻探装备、干热岩勘查开发、绿色钻探等主题,交流了5个特邀报告、9个学术报告,研讨和交流了探矿工程科技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及新装备等国内外前沿及热点问题。
期间,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朱立新、中国科学院高德利院士等5位知名专家、学者做了特邀报告。朱立新主任做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四五”境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初步思考》的报告;高德利院士做了《非常规油气工程技术研究若干新进展》的报告;孙友宏校长做了《南极矿产资源及冰下基岩钻探新技术》的报告;叶建良局长做了《蔚蓝海洋矗立巍峨钻塔——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钻探事业发展》的报告;大国工匠、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朱恒银教授级高工做了《5000m新型能源勘探智能钻探设备及技术研发》的报告;勘探技术所冉恒谦副所长做了《定向引领 聚焦两深》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勘探技术所在高精度对接中靶技术、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大口径长筒取心钻进技术、小口径膨胀波纹管护壁技术,5000米以内岩心钻探技术装备和深部能源资源钻探及深海地质钻探方面的成果。
本次论坛交流内容丰富,为探矿工程专业科技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推动了我国探矿工程技术与装备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我国探矿工程向绿色、智能、安全、高效方向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其解决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问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图1.与会人员合影

图2.勘探技术所冉恒谦副所长总结发言